中国饮食文化真正形成于什么时期

  发布时间:2025-05-01 00:45:05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中国最早在西周即有饮食文化与制度。《周礼·天官冢宰》说:“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其他如《礼记》、《论语》、《吕氏春秋》、《黄帝内经》等都为饮食留下重要的篇章。西汉时张骞通西域,带来大 。

中国最早在西周即有饮食文化与制度。中国真正

《周礼·天官冢宰》说:“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饮食于以养王及后、文化世子。形成”其他如《礼记》、时期《论语》、中国真正《吕氏春秋》、饮食于《黄帝内经》等都为饮食留下重要的文化篇章。西汉时张骞通西域,形成带来大量外来食材。时期

当时调制甜味的中国真正蔗糖仅在岭南地区使用,普遍的饮食于使用蔗糖调味要到唐代以后。宋朝时,文化城市取消里坊制和宵禁,形成带来了城市经济的时期繁荣,推动了三餐制的普及。餐饮业的繁荣,亦使人们意识到各地口味的不同。明代番茄、番薯、南瓜、玉米、辣椒、大蒜等外来食材进入中国。

清代中期,中国社会确立主要调味料——辣椒和蔗糖的运用。自晚清持续至今的工业化,促使新的食品、烹饪方式为断出现。而伴随工业化带来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促使外来人员参与的现代化餐饮业的构建,亦使城市居民品尝外地美食成为可能。

民国时期,出现以“帮口”一词,以区分各地风味,至当代形成“菜系”的概念。1949年后,中国社会长期处于物资匮乏状态,改革开放之后,社会摆脱物资匮乏状态,餐饮业有了长足发展。

扩展资料:

文化特点:

中国是文明古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四季有别

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二、讲究美感

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三、注重情趣

中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

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四、食医结合

中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饮食文化

  • Tag:

相关文章

  • 烙馍卷菜的都能卷什么菜,怎样搭配好吃,越多

    烙馍卷菜有胡萝卜,肉丝,香菇,韭菜等烙馍卷菜做法如下:材料包菜、红萝卜、虾米、肉丝、香菇、木耳、马蹄、蛋皮、韭菜、豆腐、春笋、虎堤做法1、文火煎海堤,变脆就可以。不能放油,会团在一起的。2、配料切成丝
    2025-05-01
  • 虾滑10种最佳吃法

    虾滑10种最佳吃法:虾滑汤、炒虾滑、烤虾滑串、虾滑饭团、虾滑沙拉、虾滑寿司、虾滑春卷、虾滑粥、虾滑三明治、虾滑意面。1、虾滑汤将虾滑切成小块,与新鲜蔬菜一同煮制,香气四溢,滋味十足。2、炒虾滑炒虾滑是
    2025-05-01
  • 日式小豆羊羹怎么做如何做好吃

    日式小豆羊羹的做法1.准备所需食材;2.将100克红小豆放入锅中,加入200克水煮熟;3.煮熟的红小豆分3次放入料理机中,加水打成细腻的豆沙;4.将打好的豆沙放入小锅中;5.取20克琼脂放入凉水中浸泡
    2025-05-01
  • 草菇骨头汤的做法,草菇骨头汤怎么做好吃

    主料香菇150克猪骨400克辅料盐适量蜜枣适量老姜适量步骤1.骨头砍好洗干净2.草菇洗干净3.老姜拍扁4.骨头放入锅中,加入蜜枣2个5.加水在锅里再加入老姜。加水要多点,因为煲时间长水分会干点6.加盖
    2025-05-01
  • 炸土豆条的做法步骤有哪些?

    这款炸土豆条的做法不是肯德基麦当劳里的那种薯条做法是不一样哒!口感也不大一样。其实这款土豆条更适合粘着辣椒粉来吃。这样的做法还是跟我一个贵州的朋友学的。那时候我们在一起,每周都炸一锅土豆,沾着她们老家
    2025-05-01
  • 哪些家常菜不仅开胃而且下饭呢?

    开胃下饭的家常菜如下:1.干煸豆角,这道菜配上芽菜干煸,味道干爽味香,是很下饭的一道菜。2.青椒炒肉,这道菜都很受欢迎,选有点辣的青椒配上五花肉炒,下饭绝配。3.折耳根炒肉,这道菜不吃后悔,折耳根选根
    2025-05-01

最新评论